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读后感

时间:2023-06-07 17:09:46
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读后感10篇

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读后感10篇

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,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,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。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读后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读后感 篇1

我喜欢读书,但对人物传记类的书一直提不起兴趣。然而,今年寒假我却一口气读完了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这本书。富兰克林的奋斗史、成长史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,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的震撼,也许伟人的成长史就是这么振奋人心吧!

初读这本书,最令人惊讶的是富兰克林的通才。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在这么多方面取得那么多的成就,印刷、编辑、发明、科学、教育、政治活动、外交、慈善、哲学等。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,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,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!然而,细读以后,他的自传、自白分明清楚地告诉我们:其实富兰克林并不是天生在各方面优别人一等,他的成就与智慧归功于他的自强、自律、自省。

自强。富兰克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学徒,学习印刷,几经磨难之后选择出去闯荡。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,跋山涉水到离家万里的地方谋生实属不易。但是,不管路有多艰难,生活有多潦倒,他始终自强不息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。想想二十一世纪的我们,学习、生活条件都如此优越,怎能不加倍努力呢?

自律。富兰克林坚持不懈地追求崇高品德,我完全被他的自律精神深深折服了。有多少次我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些缺点需要改正,但是每 ……此处隐藏7673个字……科之基础。

《哈佛经典》旨在囊括人类有史以来至19世纪最优秀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献,以向现代读者展示人类观察、记录、发明和思想演变的进程。从学科领域来看,涵盖了历史、传记、哲学、宗教、游记、自然科学、政府与政治、教育、评论、戏剧、叙事和抒情诗、散文等各大学科领域。

而此卷丛书第一本便是这本《富兰克林自传》。时隔多年,终于找来这本自传来读,才发现这本书对于今日之美国,有着巨大的影响,美国中小学生必读书目中都有推荐这本书,这本书在美国影响巨大。所以,我更想找来读读。富兰克林的名字第一次听到估计是中学关于避雷针。

读这本自传,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:

富兰克林家境贫寒,早早就辍学,在印刷厂打工,他白天工作,晚上把要印刷的书借走,第二天一早再归还,一直坚持自学读书。

富兰克林坚持吃简单的午餐,节省时间用来读书学习,并长期坚持。这一点另我反思,并试着每天吃饭的时间尽可能节省,营养均衡即可,不必刻意追求过于华美耗时的饮食。

富兰克林在偷渡到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州时,饥寒交迫,当他得到两块面包时,将其中一个分给了遇到的一对母女,这个小细节让我很感动。

13条美德的一生一周休养养成计划,实际执行其实很难坚持,富兰克林在取得一定经济,社会基础之后,依然没有放弃这13条习惯养成计划,并坚持到人生最后时期。这种恒持的一种坚持,才最终成就了伟大的美国建国之父之富兰克林。

博览群书,积极为社区,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服务之精神。

书中之习惯与经验,如能理解并践行于个人日常之实践,方为真读书。不为富贵所迷失,不为贫寒所转移。中国古人之精神,与伟大的富兰克林异曲同工。走出生活的安乐区。

《《富兰克林自传》读后感10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