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虫记观后感

时间:2023-06-15 09:21:46
昆虫记观后感

昆虫记观后感

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,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,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。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昆虫记观后感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昆虫记观后感1

九月份,语文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三本书,其中有一本叫《昆虫记》,是法国作家法布尔写的。看了书名,我就很感兴趣,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看了起来,看完以后,我对昆虫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
以前,妈妈告诉过我,哪些昆虫是益虫,是需要我们去保护的,哪些昆虫是害虫,是坏蛋。但是读了这本书,我觉得不能简单地以益虫或害虫来定义一种昆虫。比如,蚂蚁。首先,我要批评一下红蚁,它们自己坐吃山空,每天只需要花一至两小时去抢别的蚁类辛苦得来的成果,这种行为非常可恶。而黑蚂蚁被大家公认为是辛勤劳动的象征,很多文章都这样赞颂过。可《昆虫记》这本书却告诉我,黑蚂蚁有时会欺负那些安静而平和的舍腰蜂,去抢它们的卵,再去抢蜜汁,真是得寸进尺,把我气得眼睛冒火。所以这时候我心甘情愿让红蚁去抢黑蚁的“成果”,以眼还眼,以牙还牙,红蚁的行为简直就是在替舍腰蜂“报仇雪恨”!还有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只要红蚁离开大部队一分米,它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,这么可爱的缺点一点都不符合它霸道的个性。

法布尔从小喜欢观察动物,长大后写出了《昆虫记》。我想,一个喜欢数小石子的孩子,长大了可能成为数学家;整天独自幻想音乐的孩子,长大可能会成为音乐家;一个喜欢把苹果酱、草莓酱、蓝莓酱 ……此处隐藏3666个字……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自己所未接触过的知识,通过图中的插图,更加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。例如:在写蟋蟀时,利用蟋蟀“住宅”的特点和它修建住所的过程来说明蟋蟀吃苦耐劳,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。

看了《昆虫记》之后才明白,昆虫的生命也应当被尊敬,也从中懂得了人生感悟,然而昆虫的世界也是那么五彩缤纷!

昆虫记观后感10

这,是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的观察到的真实情况,既未胡乱添加,也未挂一漏万。——法布尔

《昆虫记》在科学史上享有的成就,是因为法布尔的田间法宝——真

运用半卷人生,半页精力,每天在荒石园中劳碌的身影。终,制成《昆虫记》一书。为了揭开昆虫界的一个又一个奥秘,侦探似的法布尔长时间追踪昆虫,不断假设,反复推论,严密求证,以捕捉真相。充满曲折和反复却欲罢不能的探索发现真相之旅。

野外观察与实验是他研究昆虫本能与习性的法宝。

在探索萤火虫的奥秘的旅途中,萤火虫如何发光成为法布尔研究的重心。通过观察、解剖,以及实验和照相,最终得知光是由氧化形成并通过改变空气流量来改变强度,且从出生到正寝,灯一直都亮的真相。

至于大孔雀蝶,法布尔对它们传递信息的讯号感到疑惑,在改变视觉、触角、光线、声音、气味等因素,进行分门别类的实验,不停地实验,贡献了巨大的努力,并以类比,采用小孔雀蝶,只可惜未查明信息传递的真相。而这种执着的探究精神,让读者回味无穷。

这种为求真而不息的探究精神,渲染了每一代的开创青年。

作为学生的我们,也应具备此品质。面对不会的题目,也要勇于求真,从多方面角度思考。若自己不会,则应请教他人,或问于教师。时代在变,但求真的本质,永不败。

真,一种寻味的科学品质。

《昆虫记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